說到台南「北門」,馬上聯想到的大概就是南鯤鯓或是雙春濱海遊憩區了吧!
「井仔腳」這地方應該很多人都沒聽過,但這幾年它卻是一個滿熱門的景點唷~~
蓁爸是北門人,所以井仔腳就在婆家附近,之前我們已經去過好幾回了,
但每次都因為天氣太熱,而不敢久留,照片拍的也不多,也就一直都沒寫,
這次暑假回南部,特地等到傍晚下午5點才前往......超怕一下子就變成黑人回家~~
沿著台17線開,大約在台17線143.5公里處看到一個紅色泰安宮牌樓轉進去,直行2公里即可到「井仔腳」
這裡是免費參觀的唷!
簡單介紹一下由來:
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建於清嘉慶23年(西元1818年),舊名「瀨東鹽場」,此地原為一片荒漠海灘,
因在沙灘中有一小沙丘,在沙丘旁有地下水自低漥處湧出形成井的樣子,因而得名"井仔腳"
這裡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,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
雖然背光,但還滿有意境的......
雲嘉南風景管理處也會請人在這表演曬鹽、挑鹽、推鹽,讓更多人能瞭解鹽農的辛苦
德德也全副武裝準備下海體驗囉~~
還頗有架式滴唷~
蓁爸這張看似一派輕鬆的表情,可是萬中選一的照片啊......
別小看這擔粗鹽,真的「很重」「很重」.......
只能「定點」無法「走動」~~~哈!哈!
德德光推鹽就不知玩了多久~
當天剛好有許多攝影愛好者,來到井仔腳取景,
不僅拍鹽田風貌,也會捕捉小麻豆可愛天真的一面
德德一點都不怕生,真是超可愛的
還會跟拍照的叔叔阿姨當場「聊」起來.....
德德不知已經玩了幾回後,內向的蓁蓁終於動手了~~
結果~~一動手後.....就「一發不可收拾」啦
姊弟倆還會同心協力,努力把這一區的鹽推向中央
辛勤的鹽「童」.....
那~~為什麼會叫「瓦盤鹽田」呢?
是因為鹽民為了避免粗鹽和土壤相黏,所以將破裂的瓦片以人工拼貼的手法鋪設在鹽田的結晶池上,
與泥土隔離,以便採收更為潔淨的粗鹽
一格一格的結晶池,是鹽工們每天將結晶的粗鹽用耙子慢慢堆起來,
隨著結晶池中的海水逐漸乾涸,池中的小鹽山也會越來越高
在陽光的照耀下,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般繽紛的色彩~~
這都是未處理的粗鹽,不能拿來食用喔~~
工作人員說若要進結晶池體驗,就要脫鞋子才能進入
脫下鞋子後走在裡面,腳底下踩著粗鹽,有點刺刺的,一開始很不習慣,
不過感覺很像在做腳底去角質的spa.....呵呵
兩個寶貝不知在研究什麼??
那天超碰巧遇到同事龍哥和英姐來這參觀,拿著龍哥送的沙琪瑪到車上時,
順便到旁邊攤子看看,這些可都是當地的名產喔~~
整排掛滿了 虱目魚一夜干
旁邊用蚵殼裝飾的棚架也很特別
時間接近日落時分,為什麼站了整排的人呢?而且「傢伙」都帶的很齊全.....
原來 井仔腳瓦盤鹽田的夕照,向來是攝影愛好者最佳取景地點唷!
不管從什麼角度拍,都能呈現出不同的風貌
這些白白的小鹽山,就是當地最重要的地標啦~~
耙鹽對都市的小孩來說,真的是一項很新奇的體驗~~
這張照片已經是下午6:37分了.....陽光還這麼刺眼
重點是已經待在這玩了將近1個半鐘頭,我也曬了1.5小時的太陽,
但~~兩個寶貝完全沒有要回家的意思,直呼好好玩.....
德德已經撩下去玩到整件褲子都濕了~~連蓁爸也玩得不亦樂乎啊
原本不敢動手的蓁蓁,也玩到臉上堆滿了燦爛的笑容~~
既然都耗下去了.....那我就充當個三腳貓功夫攝影者,拍一些日落的美景給大家欣賞一下吧~~
當我相機拍下第一張時,這靜謐浪漫的風情,著實讓我著迷不已ㄟ.....真的好美喔!!
鹽田映照落日餘暉的美景,真是讓人讚嘆啊!!
上面這四張分別用不同模式拍,色調雖不盡相同,但~~卻是風情萬種啊.......
太陽都快下山了.....還不走.....
這暖暖的色調,襯著孩子玩樂的影子.....真有種溫暖在內心,莫名的幸福感ㄟ
直到了晚上7點多,公公打電話來問說什麼時候回家吃飯,兩個寶貝才依依不捨的離開鹽田
最後,我硬湊到那一排「好攝之徒」之中,快速的按了幾張太陽落到海平面前的美景
下回我要爬上右上方那瞭望台,我想那視野應該更不一樣吧~~
蓁蓁和德德兩個一直很開心的告訴我,他們覺得在鹽田玩鹽、推鹽,比玩沙好玩太多了~~
他們殊不知他們的媽咪卻是用自己的白皮膚來換取他們的快樂ㄟ......超犧牲的我
不過,第一次親眼看到、拍到日落的美景,真的好迷人好迷人,好感動
雖然我是攝影的外行人,但~~看著拍的照片裡雲層、光線的多變模樣,每張照片怎麼看都好美
到台南旅遊時,推薦到此一遊喔!!
※井仔腳瓦盤鹽田※
地址:台南市北門區永華村井仔腳興安宮旁
電話:(06)7860000
〈沿著台17線開,大約在台17線143.5公里處看到一個紅色泰安宮牌樓轉進去,直行2公里即可到井仔腳〉
本篇遊記同步分享於瘋台灣台南民宿網
- Oct 01 Mon 2012 21:51
【台南】井仔腳瓦盤鹽田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